燒結磚變色一般是指出窯時產品本色,在一段時間后逐漸變成其他顏色,例如比較典型的就是紅磚變白磚。
紅磚泛霜變白常見,一般人也不奇怪。如果磚出窯、出廠都為紅色,砌筑上墻后逐漸變為紫色或黑紅色,與周圍建筑物產生巨大色差,這時用戶看到的就不是色的問題了,直接懷疑的就是磚的質量。如果磚廠給用戶說不清原因,無法在技術上給出合理的解釋,不能及時消除色差問題,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一現象雖然少見,但具體到一家磚廠或某一地區,其負擔也是企業無法承受的。
通過以上調查,對制磚原料、生產工藝進行調整,調整的依據為綜合相關資料和經驗分析。
總結處理磚變色的技術手段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原料:燒結磚變色一般與泛霜現象伴生,部分地區頁巖、黏土由于鎂、鈣等物質含量較高,會出現這種現象。特別近二十年利用工業廢棄物煤矸石、尾砂、赤泥等為原料(燃料)制燒結磚,且采用內燃工藝時,制品的泛霜現象更加突出。該廠原料頁巖為兩種,采用逐一試驗的方法,找出危害較重的頁巖予以淘汰,從源頭進行控制。
燃料:在選擇燒磚用煤方面,對煤炭的有害質要進行檢測,主要為硫的含量。在選用爐渣替代燃料時要對鍋爐脫硫工藝進行了解,如果采用固硫法脫硫的爐渣,其氧化鈣、鎂的含量較高,很容易造成燒結磚泛霜(一家磚廠采用化工廠鍋爐爐渣替代燃煤,采用內燃的辦法燒磚,產品出現嚴重泛霜,被中央電視臺七套曝光。由于爐渣出自化工廠,被當地百姓稱為“化工磚”,影響極大)。
工藝:盡量控制成型水分,加強干燥,降低干燥殘余水分,調整燒結溫度,緩慢升溫,減少壓花;適當提高燒結溫度(該廠以前以黏土為原料,燒結溫度為900℃,改為頁巖后燒結溫度沒有調整,當出現輕微泛霜時,欠火磚出現粉化現象。將燒結溫度提到940℃后,產品強度隨之增加,變色現象也減弱。從同一窯磚變色程度不同來分析,干燥、燒結有很大影響,不可忽視)。
變色除磚本身因素外,砌筑砂漿中的水泥堿性物質或其他物質對變色因素影響很大。特別是一些小廠水泥,由于原料和工藝因素,水泥中的鎂、鈣含量較高,隨砂漿水分侵入磚體中,與其形成新的析堿反應。針對這種現象我們不能限制用戶選擇水泥的權力,只能從我們自己磚廠內部進行技防,在對用戶進行解釋時,可采用不同品種水泥對比的方式予以講解,消除不良影響。
內容來源于百度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