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體的干燥是在干燥介質中進行的。此時坯體表面水分蒸發,并擴散到周圍的干燥介質中去,坯體內部的水分則由于與表面水分具有一定的濕度差而移動到表面,表面的水分又被流動著的干燥介質帶走,使干燥過程繼續進行。所以說干燥的過程是一個傳熱過程,也是一個傳遞水分的過程。干燥環境的溫度、濕度對干燥質量影響巨大。相對濕度是反映空氣吸收水分能力的重要參數,可以用干濕溫度計來測量。此值越小,表示該空氣距飽和狀態越遠,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大。當相對濕度為零時,則此空氣為干空氣,當相對濕度為100%時,則此空氣已被水蒸氣所飽和,不能再吸收水分。
溫度越低,空氣的飽和絕對濕度越小,干燥室內在保持空氣濕含量不變的情況下,使空氣冷卻,由于溫度降低,體積縮小,絕對濕度增加,而空氣的飽和絕對濕度相應地降低,因而使空氣的相對濕度增大,當空氣冷卻到某一溫度時,相對濕度增大到100%,達到了飽和狀態,此時空氣的溫度即稱為露點溫度。如稍再冷卻,水蒸氣即從空氣中以水的形式冷凝,出現所謂冷凝水,造成坯體上附著冷凝水,輕微時使坯體開裂,嚴重時坯體軟化倒塌。
現在生產煤矸石頁巖燒結磚基本都采用硬塑真空擠出成型,剛擠出的磚坯溫度較高,這時坯體馬上進入干燥室,磚坯和干燥室進坯端的溫度接近,又有相對濕度較高的空氣控制干燥速度(進車端的排氣相對濕度一般在90% ~95%),對保證干燥質量非常有利。但幾乎所有廠家都是成型車間兩班生產,焙燒車間三班生產,從均勻頂車速度穩定工藝的角度考慮,成型車間都要存放濕坯。
如果車間的溫度太低,會造成濕坯溫度低,剛進干燥室的坯體很容易使流經坯體的濕空氣冷卻到露點溫度,造成磚坯結露。此外,在冬季調整產品品種、增加坯體含水率和進車速度、降低送熱溫度送風量等,都會破壞原有干燥制度,極易出現坯體凝露現象及其他干燥缺陷,要特別注意防范。
為克服上述問題,可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①密封濕坯存儲線,加裝供熱源,保證坯體存儲溫度;
②穩定成型品種、坯體含水率、進車速度、送熱送風量及排潮溫度濕度等工藝參數;
③選用干燥敏感系數低的原料。干燥敏感系數可用下式確定:測定臨界含水率,在臨界含水率之后可以采取加速干燥的措施而坯體不會產生裂紋。臨界含水率可以用線收縮法來測定。增大坯體孔洞率,孔洞方向平行于干燥車運動方向碼放,利于通風干燥。
內容來源于百度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