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磚瓦生產中煙氣污染物排量大小、濃度高低既和窯爐設計、燃料性質、焙燒技術等有關,又和煙氣凈化裝置有關。因此,要想控制好煙塵污染物排放,就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既要減少窯爐本身煙氣的排放量又要控制好排放煙氣的凈化過程,多管齊下,才能有好的效果。
1、煙氣減排
1.1選擇低硫、低揮發性煤或煤矸石
煤、煤矸石、粉煤灰等燃料的性質與煙氣成分、濃度的關系密切。從煤的特性分析,揮發分高、粘結性小、灰分多的煤產生的煙塵多,反之煙塵就少。含硫等有害物質量高的煤產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的濃度高且量大,反之則少。煤、煤矸石中的硫一般以化合物狀態存在,如二硫化鐵、硫酸鈣等。二硫化鐵俗稱黃鐵礦,黃鐵礦和碳在同樣的溫度下分解和氧化,并且由于碳和水蒸氣的存在對黃鐵礦的氧化起到促進作用。頁巖等原料中也會含有黃鐵礦、石膏、可溶性硫酸鎂、硫酸鈉和硫酸鉀等硫化物,經高溫煅燒同樣會有SO2等有害氣體溢出。煤、煤矸石、頁巖中的硫化物等有害物質經過焙燒,會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燒結磚瓦廠在建廠時就要對原材料進行全面的物理化學分析,包括礦物分析,盡量選擇含硫化物等有害物質低的原料產地建廠,在選購煤、煤矸石時也要特別注意含硫量等指標,盡量選購低硫煤和煤矸石,這對減少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排放至關重要。
1.2 通過工藝控制降低煙塵排放
燃燒方式、內摻外投量、原燃料細度、通風給氧量、燒結溫度等都對煙塵量、煙塵濃度影響很大,燒結磚瓦廠可通過工藝調整作為手段之一,來實現減少煙塵排放的目的。在目前焙燒技術水平條件下,工藝調整的核心是節能,節約燃料消耗是最好的減排。
2、煙氣凈化技術
2.1煙氣脫硫技術
煙氣脫硫技術按工藝特點分為濕法、半干法和干法三大類。
2.1.1濕法煙氣脫硫工藝
濕法煙氣脫硫技術是煙氣脫硫技術中最為成熟的一種技術,濕法脫硫技術應用約占整個工業化脫硫裝置的85%左右,主要有以下幾種:
a.石灰石/石灰煙氣脫硫技術
該技術是利用成本低廉的石灰石或石灰作為吸收劑吸收煙氣中SO2,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脫硫方法。但石灰(石灰石)難溶于水,與SO2反應過程較慢,在脫硫中需要極大的持液量,當要求達到90%以上的脫硫效率時,其液氣比至少需達到8以上,導致增加設備成本和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常規的石灰(石灰石)法投資及設備維護費一般廠家無法接收,故我國的中小型鍋爐及窯爐采用的都是簡易石灰法,即省去了常規石灰法中的很大一部分設備。這樣的石灰法脫硫效率會下降,一般在70%左右,另外更易出現設備結垢、堵塞現象,影響了設備的正常運行。
b.氨法煙氣脫硫技術
該技術采用氨作為SO2的吸收劑,氨與SO2反應生成亞硫酸銨和硫酸銨,隨著亞硫酸氫銨比例的增加,需補充氨,而亞硫酸銨會從脫硫系統中結晶出來。在有氧氣存在的情況下還可能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銨。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是脫硫劑利用率高和脫硫效率高,且可以生產副產品。主要缺點是生產成本高、易腐蝕、凈化后尾氣中含有氣溶膠,氨揮發使得吸收劑的消耗量增加,產生二次污染等問題。
c.鈉堿法噴淋脫硫技術
該處理工藝采用NaOH作吸收劑,吸收SO2形成Na2SO3,對煙氣進行脫硫除塵,使之達標排放。該技術具有高吸收率、液氣比低、其吸收液無結垢堵塞的風險、運行穩定、投資低等優點;其主要缺點是治理過程需用NaOH作吸收劑,生產成本昂貴,僅適用于處理煙氣量在6000 Nm3/h~60 000 Nm3/h,初始煙氣中SO2濃度≤1 500 mg/Nm3的工況。一般含硫量大于1%的煤矸石燒結磚廠不宜采用此方式進行煙氣脫硫處理。
內容來源于百度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