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道窯燒成帶的溫度控制與調節
燒成帶是隧道窯焙燒中最重要的一個區段,因為在燒成帶是隧道窯內要達到的最高燒成溫度區域。
在燒成帶要完成焙燒過程中最終的物理、化學變化,使磚瓦產品獲得預期的強度以及耐久性等理化指標。所以燒成溫度控制的好壞,直接關乎著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同時也影響著其他兩帶(前部的預熱和后部的冷卻)的熱工制度。
結合國內絕大多數都是內燃焙燒的特點來講,燒成帶溫度的控制實際是控制最高溫度點。內燃焙燒時,特別是有的還補充外然煤的情況下,很難控制溫度的穩定,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較大的溫差,不僅存在坯垛的上下溫差,也存在中部與邊部、邊部與邊部的溫差。其主要原因就是內燃加入量不穩定、看火不準、加煤不勻、用閘、碼坯不好等造成。
最高溫度點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控制在由第一排加煤孔算起的加煤孔排數的2/3處,并且該位置一般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頻繁移動。否則會影響保溫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到預熱升溫曲線以及冷卻曲線。最高溫度點的較大波動,對焙燒是極其不利的。
二、隧道窯冷卻帶的溫度控制與調節
冷卻帶的溫度制度主要取決于燒成溫度和冷卻所用的空氣量。用于冷卻的空氣量大,冷卻的速度就快;反之,空氣量少,冷卻速度就會減緩。但是,用于冷卻的空氣量過大,送到燒成帶的助燃空氣量就相應增多,使燒成帶的空氣過剩系數變大,必然會降低燒成帶的溫度,一定情況下也會浪費燃料。一般說來,燒成帶的空氣過剩系數保持在2~2.5時較為合適。
如果用于冷卻的空氣量不足,不僅會降低冷卻的效果,而且也會影響到燒成帶燃料燃燒所需的助燃空氣量的供給以及隧道窯內的壓力制度和預熱帶的預熱效果等,也就是說全窯的通風量不足。
為了加強冷卻速度,要盡量加大冷卻空氣量,但又不能使過多的空氣進入燒成帶。此時可在冷卻帶適當位置上設置熱空氣抽出系統,即把多余的熱空氣抽出送往干燥室,也就是常說的余熱抽取系統。
但是這種設置和操作一定要控制抽出的熱空氣量和確定恰當、合理的熱空氣抽出孔的位置,以便能夠維持冷卻帶合理的溫度制度。
當抽取的熱空氣量過大或在緊靠燒成帶后端的高溫區段不恰當的位置抽取熱空氣時,都會引起隧道窯內溫度急劇下降或造成燒成帶熱空氣倒流,特別是在含游離石英量大的坯體中,可使產品出現冷卻裂紋或啞音,造成火行速度減慢等。一般要在500℃以下的部位才能大量抽取窯內的熱空氣。
內容來源于百度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