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化的含義和原理。在自然環境中,開掘出來的制磚塊體原料,通過風吹日曬雨淋和攢堆“悶發”的風化,使大的塊體進一步疏解的過程是陳化的第一步;原料通過機械強制破碎,原料從大的顆粒進一步變小,再經與水拌和后放置到料倉靜置,同時由于顆粒受到外力強制破壞,顆粒本身的應力和存在裂隙,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應力集中處通過毛細作用被水分子“漲開”而開裂,大的變小,逐步變得更小,同時顆粒本身也得到水的滋潤。機理是由于水分的O-H鍵的鍵能比礦物晶體間的分子間作用力稍強,而破壞晶體間的聯接;個體粒徑越小,表面積越大,與水分子的接觸面也愈大,水分子的氫鍵個數與晶體分子接觸的數量越多,這樣物體被疏解。
某地有兩個磚廠,其中一個是個體磚廠,另一個國有磚廠,這兩個磚廠相距7公里,先有國有磚廠,后有個體磚廠。所用原料一致。以某礦煤矸石為主、輔以頁巖。
個體磚廠的生產工藝流程:取料混合→粗破→細破、篩分→成型擠出→干燥→焙燒→成品。
國有磚廠生產工藝流程:取料混合→粗破→細破、篩分→加水攪拌→皮帶輸送進入陳化庫→成型擠出→干燥→焙燒→成品。
這兩個工藝區別:在一個有陳化庫,另一個為節省資金,沒有設置陳化庫。效果是國有的磚廠,達產達標,而個體磚廠三番五次到國有磚廠,求教并訴說:同樣的原料,也偷偷地聘用過你們的崗位工,成型產量就是上不去,干燥窯、焙燒窯等磚坯用,就是有磚坯,通過干燥后燒成出來的成品磚,也不如你們的質量好;為增加成型產量從原料破碎的粒度著手把錘頭的更換頻率加大,篩網孔徑變小,僅是成型產量有所提高,但是原料的成本增加了5元/噸;坯體質量:外觀上扒角、爛芯;窯車底層磚坯變形;干燥后開裂;成品磚的抗風化低、抗壓強度低。后來為了加強地企關系,告訴他應增設陳化庫,以改變物料性能。在其加設陳化庫后產量和質量均得以提高,成本降下來了。
總之,在原料通過陳化庫的陳化達到,顆粒疏解,泥團松散,水分勻化,使顆粒表面的水分滲入到顆粒內部,使干濕不均勻或攪拌不充分的原料通過相互滲透而達到水分均勻一致,再進一步通過物理和化學變化來改進原料性能,利于擠出成型生產和干燥、焙燒,提高產品的產量、質量。
內容來源于百度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