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裂紋
磚瓦在窯內燒成過程中,容易產生斷裂或網狀裂紋,還有一種細的裂紋叫發狀裂紋。斷裂及網狀裂紋,均為坯體不干,坯體強度低,預熱升溫過急,坯體內外溫度相差很大,坯體內外水分蒸發速度相差很大,不可避免地破壞了坯體結構,俗稱“炸裂”。解決方式:延長預熱時間,適當提閘,特別是遠閘不能提得過高,避免進車端窯內溫度過高。
此外,入窯的磚坯殘余水分,要控制在6%以內。這對于防止斷裂及網狀裂紋的出現是極為重要的。發狀裂紋是在焙燒中冷卻過急造成的,解決辦法主要是延長保溫和冷卻時間。
(二)啞音
主要原因是濕坯預熱過急,未經充分干燥就較快升溫,形成內裂紋。已干燥的磚坯存放在潮濕的氣氛中或受到窯中預熱帶的煙氣的不良作用發生回潮。
過冬的磚坯內,含有的水分受到凍融交替作用,以及燒過的制品,降溫速度過快而急冷等。都是造成啞音燒結磚的原因。只有消除不正常的操作,才能消除上述缺陷。
(三)黑腿磚
炕腿磚被未燃盡的煤及爐渣堆住,形成面上有波狀藍色、黑色斑紋,俗稱“黑腿磚”。針對燃料灰分,選擇較高的炕腿碼法,適當提高近閘(靠近燒成帶),加強底火,如外加煤時,應勤添少加,使燃料充分燃燒。也可采取提高磚坯內燃方法,減少黑腿磚。
(四)壓花
所謂壓花,即磚與磚疊碼處(條面上)是藍色或青色的壓印。隨著內燃磚的推廣,壓花現象越來越普遍,磚與磚交疊處因缺乏內燃料燃燒所吸收的氧氣,而處于還原氣氛中。此處黏土中鐵的氧化物被還原成FeO或Fe3O4,故壓花呈藍色或青色。
又因這些低價鐵的氧化物,對黏土有強烈的助熔作用,所以當焙燒時,在壓印處液相量要高于其他部位,致使該部位焙燒后收縮變形也大,這就是在壓花出現凹形坑的緣故。消除或減輕壓花現象的主要解決方式:要選擇適當碼法或改變坯體外形;使條面、頂面處的重疊面積盡可能減到最少;適當延長燒成周期,使燃料盡可能燃燒完全,并保證充分氧化性氣氛。
(五)面包磚
由于磚坯升溫過快,磚坯表面急劇玻化,磚坯表面變得密實,但是坯體內產生氣體的那些反應還未結束,產生的氣體無法透過高粘度的熔體逸出,導致坯體內部顯著膨脹,使磚變形,而成為“面包磚”。此時應適當減少摻入的燃料量,控制燃燒速度,掌握恰當的過剩空氣系數,都可以有效地預防產生“面包磚”。當然還可以加大磚的孔洞率,也是避免“面包磚”產生的可靠辦法。
(六)石灰爆裂
“石灰”存在于已燒結的磚中,石灰顆粒在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作用下消化而膨脹,使磚的表面發生片狀剝落。這種現象稱為“石灰爆裂”,含有石灰石質的礓石原料,容易產生石灰爆裂。篩分、細碎是有效的除去0.5mm以上料徑的礓石顆粒,利用足夠的高溫和充分的保溫時間,以及還原氣氛,能使磚坯中的礓石顆粒燒結而不至于有害。
內容來源于百度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