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預干燥系統(tǒng)的預干燥原理:這里的焙燒窯斷面4.6m,共27個車位。干燥室17個車位。預干燥系統(tǒng)利用干燥室端空余出來的位置而建。共10個車位長。取焙燒窯余熱對預干燥室內(nèi)停放的磚坯進行預干燥。供風形式除頂部供熱風外,利用焙燒窯窯頂?shù)挠酂徨仩t輸送蒸汽到預干燥室內(nèi)分布在兩側(cè)墻壁上的暖氣片。
這套系統(tǒng)投入正常運行后,總體效果是:成型含水率平均13%,出預干燥室后的平均含水率為8%,就是說這套預干燥系統(tǒng),利用廢棄不用的余熱,能拿掉最低4%的水分,最高時能去除6~7%的水分。應該說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窯頂?shù)挠酂徨仩t不但能解決預干燥系統(tǒng)的熱源,而且在冬季能給生產(chǎn)車間提供一個溫暖的環(huán)境,更主要的是能保證剛下線的磚坯不至于因天寒氣溫低而上凍。再有富裕的話,還能為成型或者原料入庫提供熱水,更有利于陳化和成型。這尤其適應我國寒冷的北方地區(qū)。
其次,就是利用對出窯前制品散失不用的余熱的充分利用,既節(jié)能,而且又有利于裝車工的卸車工作環(huán)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在磚坯進入干燥室前得到充分預熱,能夠徹底解決磚坯進入干燥室后的凝露塌垛現(xiàn)象。
磚坯進入干燥室后,有兩種形式的塌垛:一是潮塌,二是淋塌。淋塌是排潮能力不足導致的;而潮蹋就是典型的凝露造成的。磚坯之所以會發(fā)生凝露現(xiàn)象,就是因為磚坯進入干燥室初期不能得到很好的預熱升溫。
沒條件積蓄夠抵御凝露的溫度能量。從干燥室中后部抽過來的熱氣體,在向前一次次地穿過坯縫后,留下熱度帶走水分。在一次次地穿流過坯垛后,熱風溫度越來越低,水分越來越高。
當這種濕冷空氣流動到某一個點時,流動的空氣已無力帶水分前行,那么水分就會降落凝結(jié)在磚坯的表面。
這就形成了凝露。凝結(jié)在坯體表面的露珠被坯體吸收,當吸收的量超越底部負重坯體的強度極限時,坯垛就會徹底垮塌。潮蹋的磚坯一般都是上部完好而底部軟化酥裂碎塌。
這是因為熱空氣輕而上浮,上部磚坯的溫度就會高于下部磚坯的溫度。夾帶有接近飽和水分的濕重空氣在底部流動,在向前流動過程中,遇到?jīng)]有任何溫度基礎做抵御的濕冷磚坯,凝露潮蹋就在所難免。
姑且不論這種預干燥系統(tǒng)能去除5%左右的水分,單就能預熱磚坯這一項功能就值得肯定。即便它一個百分點兒的水分也去除不了,但能讓進入干燥室的磚坯有50℃上下的基礎溫度,這是了不得的!
大家應該明白:僅憑干燥室的熱風溫度,要使進來的磚坯上升達到50℃,其能耗也好,時間也好,都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尤其是在冬季,別說50℃的溫度,有時相錯一度兩度就足以導致整車磚坯塌垛!
以上是談這種新型預干燥系統(tǒng)的成功之處。下面再談談我認為的不足之處。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拿出來與讀者探討:
這種預干燥系統(tǒng)取的是焙燒窯的余熱。而把從焙燒窯預熱帶抽取的煙氣全部送進干燥室進行磚坯的干燥。筆者認為欠妥。理由有三:
一、焙燒窯預熱帶的煙氣,夾帶有大量來自于磚坯的水分,將其作為干燥室唯一的干燥熱源我認為欠妥。這部分煙氣質(zhì)量不高,操作不當會導致進入干燥室的磚坯二次回潮從而引起制品表面網(wǎng)狀裂紋,甚至出現(xiàn)啞音磚;
二、這種4.6m以上的大斷面平頂隧道窯不適宜單靠窯墻兩邊管道底抽風的方式,抽力小,則火行速度慢,送風溫度不能滿足干燥所需;抽力大,保證了火行速度與送風溫度,但坯垛邊部會出現(xiàn)大量欠火磚,中部依然有過火磚。因為斷面過于寬,風機抽力越大,則抽取坯垛邊部頂部的風越強,不能如愿抽到中部的熱風。這種布局根據(jù)我多年調(diào)試窯的經(jīng)驗,只適合4m以下的小斷面窯;
三、如果能引用焙燒窯預熱帶的風,用在預干燥系統(tǒng)預熱磚坯我認為更好,既能達到更好的節(jié)能效果(以前這部分煙風是全部擯棄不用的),而且又能將焙燒窯尾部大量優(yōu)質(zhì)余熱用來干燥干燥室里的磚坯,我認為兩全其美。
內(nèi)容來源于百度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xiāng)縣智慧產(chǎn)業(y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