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磚坯成型水分偏高。應降低坯體成型水分,提高濕坯體強度,以免因濕坯體過軟而被壓裂。
(2)原料塑性指數偏低。坯體強度低而引起壓裂。可摻配塑性高的原料或減少碼坯層數。
(3)原料塑性指數偏高、干燥收縮率過大或不均勻收縮引起的壓、拉裂紋。應適當摻配瘠性料、并加強原料均化處理。
(4)坯體溫度過低及進車端廢氣濕度過大造成凝露,使坯體吸收潮氣軟化而造成壓裂。應適當提高坯溫和加大排潮風量。
(5)窯車面不平整。應保持車面平整。
(6)窯車相互碰撞引起震動導致裂紋。應加強擺渡車工操作管理。
尺寸偏差
解決辦法:
1)對原料進行篩分,解決原料的顆粒級配;
2)增加原料的陳化時間,提高原料的可塑性指數。一般要求,根據企業的產能規模,存化庫的面積最小應能夠滿足七天的生產量;
棱角裂縫
原因:原材料(混合料)中大顆粒比例偏高,成型水分偏低,增加擠出機擠出泥條的阻力。
解決辦法:
1)提高原材料破碎細度或減小篩子的孔徑,適當調整原料級配,減少泥條的阻力;
2)檢查高速細碎對輥的間隙,調整高速細碎對輥的間隙(3mm);
肋、壁水平長度裂縫
在燒結多孔磚及燒結空心磚、砌塊中常見。
原因:主要問題是原材料中大顆粒比例偏高,造成原料中的粗細顆粒收縮不統一而產生收縮裂縫;干燥室溫度過高或干燥速度過快。解決辦法:
1)合理調整原材料的顆粒級配;
2)合理調節干燥室溫度,一般干燥室溫度控制溫度范圍:坯體進入干燥室溫度控制在40℃左右,干燥室進風溫度控制在110℃左右;
欠火磚
在隧道窯生產的燒結磚的過程中,經常發現窯車底部兩側有較嚴重的欠火磚,其顏色發白;強度很低,造成成品磚破碎率高。
1)窯車密封不嚴,車底冷風進入窯內,致使坯垛底部兩側溫度下降,是造成欠火磚的主要原因;
2)隧道窯的壓力、溫度和氣氛不平衡,窯內的壓力小于窯車下面的壓力;
3)原材料中的內摻熱量不夠;
4)求產量,燒結時間和保溫時間不夠。
1)檢查窯車之間的密封以及窯墻兩側的砂封,及時修復砂封槽漏風,砂封槽內有足夠的砂子,防止車底冷風進人窯內;
2)調整窯內正壓、零壓與負壓之間的平衡,保持窯內各帶的溫度,減少窯車上的坯垛上下之間的溫差,確保坯體正常焙燒和保溫;
3)分析原材料內摻熱值,適當提高焙燒溫度;
爆磚
在隧道窯生產的燒結磚的過程中,磚垛中間及上部的磚出現彎曲變形或氣泡,俗稱爆磚或過火磚。
原因:
1)原材料中熱量配制過高;
2)坯體碼垛不合理;
3)焙燒帶前移,焙燒和保溫時間過長。
1)分析原材料中熱量的摻入比,合理配置內燃熱值;
2)改進碼垛方式,適當增加坯體以及坯垛之間的空隙;
3)嚴格控制焙燒和保溫時間。
抗風化性能
在燒結磚檢測中,有不少燒結磚企業存在抗風化性能差的問題,應該說,我省不列入嚴重抗風區范圍,但問題還是存在。
解決辦法:
1)必須對原材料進行均化和陳化處理;
2)提高窯內燒成溫度;
“石灰爆裂”
石灰“爆裂”和“泛霜”是影響燒結磚質量的兩大危害,嚴重影響到產品的質量。由于地質成因和礦物組成的復雜性,這兩個問題往往在以頁巖和煤矸石為原材料的磚廠中反映比較突出,也成為許多磚瓦企業生產過程中亟待解決的質量問題。
爆裂產生的原因
“石灰石爆裂”是磚內部生石灰(Ca0)受潮水化,引起體積膨脹而對產品造成的一種破壞現象。當制磚原材料含有較多的石灰質(CaC03),且破碎后原料顆粒較大時,焙燒過程中在磚體內形成尺寸較大的生石灰(Ca0 )顆粒。生石灰顆粒不斷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逐步水化成消石灰Ca(OH)2。Ca0水化形成Ca(OH)2的過程是一個體積膨脹的過程。隨著Ca0不斷水化成Ca(OH)2,磚體內Ca(OH)2聚集物體積不斷增大,磚體承受Ca(OH)2聚集物膨脹所產生的應力也越來越大,當該應力大于磚體的抗拉強度時,即會對磚體形成破壞。少量的Ca(OH)2聚集物可形成磚體表面破壞,大量的Ca(OH)2聚集物則造成磚體酥裂。
“16字解決方針”
解決石灰爆裂的“16字方針”就是“揀選剔除、控制細度、加強焙燒、淋水消解”。
揀選剔除
泛霜
燒結磚泛霜俗稱“泛堿”,是由于磚內的水溶性鹽類遇水溶解,隨水分的蒸發遷移至磚表面結晶成為白色粉末,故也叫“鹽析”。表現為磚面上生出一層白色粉末。這是磚體殘留有硫酸鈣、硫酸鎂等可溶無機鹽,吸水后滲出表層蒸發后的殘留物。由于泛霜鹽類含有一定數量的結晶水,結晶后膨脹,因此,在泛霜時還會有崩裂磚的表層。為此,應控制泥料中氧化鎂的含量低于3%。原料處理過程中應強化粉碎,提高原料細度;焙燒過程中適當延長焙燒及保溫時間,使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鹽,減輕或杜絕危害。
(1)硫是生成泛霜物質的促進劑,也是罪魁禍首,而硫的主要來源是從燃煤里帶來的,所以選擇低硫煤作燃料,能夠最有效地減輕泛霜現象的產生;
(2)提高原材料的破碎細度,能夠有效地促進原料中的堿性氧化物參與高溫下的物理化學反應,減少可溶鹽的產生,從而減低泛霜的程度。建議原料的破碎粒度控制在1.5 mm以下;
(3)延長焙燒時間。適當延長焙燒時間,不僅能夠促使硅酸鹽礦物與堿性氧化物的反應,而且有利于二氧化硫氣體的分解逸出,從而降低硫酸鹽的生成,達到減少泛霜的目的;
內容來源于百度
如我市“長廣時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開始利用煤矸石時也遇到類似的情況。后來采取的措施是將煤矸石過一道鋼蓖子,先將大塊的石灰石剔除,然后用皮帶輸送機將破碎后的煤矸石運進車間,利用石灰石與煤矸石硬度不同的性質,再經過回轉式圓篩過一遍,使大部分石灰石被剔除。“揀選剔除”結果是使石灰石含量下降到5%以下;
控制細度
石灰石顆粒粒徑越大,成品磚內熟石灰水化產生的集中應力越大。控制細度就是最大限度地減輕石灰石顆粒對磚坯的危害。實踐證明,當石灰石顆粒小于1mm時,“石灰爆裂”的危害程度降低80%以上,顆粒小于0.5mm時,“石灰爆裂”的影響基本消失。因此,降低原料的細度是解決“石灰爆裂”最關鍵的措施;
加強焙燒
“石灰爆裂”對成品磚的破壞,也與成品磚本身的強度有關系,成品磚強度越高,石灰爆裂產生的危害越小。適當提高焙燒溫度(950℃)和延長焙燒時間,提高成品磚的燒結程度和成品磚的強度,降低石灰石爆裂產生的危害。“加強焙燒”,就是要提高磚的內在質量,提高抵御石灰爆裂的能力;
“淋水消解”
“淋水消解”是最后一關。CaCO3在600℃左右的時候開始分解,913℃分解完畢,分解成CaO(生石灰)和CO2,就是存在磚坯中的CaO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以后,生成粉狀的Ca(OH)2并且伴隨很大的體積膨脹,產生巨大的內應力對磚構成嚴重的危害。但是,CaO在大量水化的情況下,生成膏狀的(也稱液態)Ca(OH)2,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液態的Ca(OH)2可以向周圍的空隙滲透和移動,大大減輕了內應力的強度,從而使產品度過了“石灰爆裂”這道難關。做法很簡單,磚在出窯以后,立即通過淋水工序過一道,使磚坯完全浸濕、浸透為原則。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無論是“16字方針”或者是其他方法,控制原料的破碎細度都是首要的前提,沒有細度的保證,任何方法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甚至不起作用。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