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制品仍然是當前工業和民用建設工程中使用的重要的地方建筑材料。燒結制品的質量好壞關系到建設工程質量和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結合多年墻改工作的實踐,淺談有關燒結磚(砌塊)生產過程中常見質量問題及解決辦法。
燒結多孔磚及空心磚(砌塊)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的質量問題
燒結磚以前稱之謂“焙燒磚”,主要取決于燒結工藝(土窯、立窯、輪窯)。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建筑體系的變化,現代的燒結磚主票采用遂道窯生產工藝,產品以多孔磚、空心磚及砌塊為主。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技術及生產工藝,要燒好一塊磚,“原料是關鍵,技術是條件,管理是保障”。
古代人制磚十分重視原料的選擇及處置,在這個古老行業中,一直以來有二句“行話”,叫做“三分工藝七分原料,三分燒七分焙”。明張問之“造磚圖說”記載:對制磚的原料處置是“凡七轉而后得土,六轉而成泥,閱八月而成坯,凡百三十日而后窨水出窯。必面背四旁無燥紋,無墜角,叩之聲震清者,乃為入格”。
從國家及我省多次對燒結制品質量抽檢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質量問題,根據燒結制品質量情況分析,大多數的產品質量問題是原料處置不當所致。
(一)尺寸偏差
原因:主要問題是原料的顆粒級配及存化時間不夠。
解決辦法:
1、對原料進行篩分析,解決原料的顆粒級配;
2、增加原料的存化時間,提高原料的塑指數。一般要求,根據企業的產能規模,存化庫的面積最小能夠滿足七天的生產量;
3、磚機的擠出口尺寸進行改進。對現有的原料進行全分析,特別是原料的塑性指數,使磚機的擠出的泥條尺寸接近原料塑性的偏差值范圍。
(二)棱角裂縫
原因:原料中大顆粒比例偏高,成型水分偏低,增加磚機擠出泥條的阻力。
解決辦法:
1、提高原料破碎細度或減小篩子的孔徑,適當調整原料級配,減少泥條的阻力;
2、檢查高速對輥的間隙,調整高速對輥的間隙(3mm);
3、適當調整原料的含水率。
(三) 肋、壁水平長度裂縫
在燒結多孔磚及燒結空心磚、砌塊中常見。原因:主要問題是原料中大顆粒比例偏高,造成原料中的粗細顆粒收縮不統一而產生收縮裂縫;烘干窯溫度過高或烘干速度過快。
解決辦法:
1、合理調整的原料級配;
2、合理調節烘干窯溫度,一般烘干窯溫度控制溫度范圍,泥坯進烘干窯溫度控制在40左右,烘干窯出窯磚溫度控制在110℃左右;
3、根據烘干窯內的溫度和濕度,合理調節泥坯的烘干時間,調節烘干窯風機的速度。
(四)欠火磚
在隧道窯生產的燒結磚的過程中,經常發現窯車底部兩側有較嚴重的欠火磚,其顏色發白;強度很低,造成成品磚破碎率高。
原因:
1、窯車密封不嚴,車底冷風進入窯內,致使磚垛底部兩側溫度下降,是造成欠火磚的主要原因;
2、隧道窯的壓力、溫度和氣氛不平衡,窯內的壓力小于窯車下面的壓力;
3、原料中的內摻熱量不夠;
4、求產量,燒結時間和保溫時間不夠。
解決辦法:
1、檢查窯車之間的密封的窯墻兩側的砂封,及時修復窯車的密封槽漏風,砂封槽內有足夠的砂子,防止冷風車底冷風進人窯內;
2、調整窯內正壓、零壓與負壓之間的平衡,保持窯內各帶的溫度,減少窯車上的坯子上下之間的溫差,確保磚坯正常焙燒和保溫;
3、分析原料內摻熱值,適當提高焙燒溫度;
4、嚴格控制焙燒和保溫時間,嚴格做到“定帶、定溫、定時”進行焙燒和保溫,不以單求產而影響質量。
(五) 爆磚
在隧道窯生產的燒結磚的過程中,磚垛中間及上部的磚出現彎曲變形或氣泡,俗稱爆磚或過火磚。
原因:
1、原料熱量配制過高;
2、磚坯碼垛不合理;
3、焙燒帶往前移,焙燒和保溫時間過長。
解決辦法:
1、分析原料熱量的摻入比,合理配置熱值;
2、改進碼垛方式,適當增加磚坯碼垛之間的空隙;
3、嚴格控制焙燒和保溫時間。
(六) 抗風化性能
在燒結磚檢測中,有不少的企業的燒結磚存在抗風化性能差的問題,應該說,我省不列入嚴重抗風區范圍,但問題還是存在。
原因:制磚的原料發生變化不少企業對原料的存化時間不夠,有的企業對原料破碎后沒有采取均化和存化的措施,直接送入制磚機制磚。磚坯在窯內同一燒結溫度的情況下,磚坯中的原料顆粒的固相與液相達不到燒結的要求,我們簡稱“夾生飯”或“燒結不均衡”。
解決辦法:
1、必須對原料進行均化和存化處理;
2、提高窯內燒成溫度;
3、對劣質原料要提高破碎的顆粒細度
內容來源于百度
電話:0537-8726655
手機:15554406518
微信:zwpt123
地址:山東省金鄉縣智慧產業園